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申请稳定币发行牌照
2025-09-01 11:10
Techub News
2025-09-01 11:10
Techub News
2025-09-01 11:10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中银香港”)正式宣布,将申请稳定币发行牌照,力争成为首批获批机构。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金融机构加速进军数字资产市场,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强化。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于 8 月 1 日启动的《稳定币条例》要求所有 fiat-referenced stablecoin(FRS,法定货币参考稳定币)发行人必须获得牌照,而首批申请截止日期为 9 月 30 日。截至目前,HKMA 尚未颁发任何牌照,但市场预期首批牌照将在 2026 年初发放。

中银香港的申请计划源于其对香港新兴数字金融生态的战略布局。作为香港三大发钞行之一(另两家为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中银香港拥有强大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庞大的客户基础,总资产规模超过 3 万亿港元。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中国国有银行对区块链技术的积极拥抱,还可能推动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和数字资产结算中的应用。根据 CoinCu 研究团队的分析,此类监管举措有望提升金融透明度和稳定性,类似于此前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发放后,加密资产交易量显著增长的先例。

监管框架加速落地:从法案到沙盒测试


香港的稳定币监管进程可谓一日千里。2025 年 5 月 21 日,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法案》,并于 6 月 6 日刊宪,正式确立了针对 FRS 发行人的许可制度。该条例于 8 月 1 日生效,旨在通过严格的储备资产管理、赎回机制和风险控制,防范系统性风险,同时保护投资者和公众利益。 HKMA 强调,稳定币发行人必须确保储备资产全额背书、高流动性,且不得支付利息或类似回报,以避免与传统存款产品重叠。

为促进创新,HKMA 早在 2024 年 3 月推出稳定币发行人“沙盒”计划。截至 2025 年 5 月,已有首批参与者包括京东币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JINGDONG Coinlink)、RD InnoTech 有限公司,以及渣打银行(香港)、Animoca Brands 和香港电信(HKT)的联合体。这些机构在沙盒中测试了储备资产管理、赎回流程和区块链应用,累计交易价值已超过数亿港元。 中银香港虽未公开参与沙盒细节,但其申请计划与这些测试高度契合,预计将聚焦港元挂钩稳定币(HKD-pegged stablecoins),以支持本地支付和国际结算。

HKMA 副行政总裁陈德霖在 7 月 29 日的媒体简报中表示,首批牌照将“有限数量”,主要针对 HKD 和 USD 挂钩稳定币,离岸人民币挂钩稳定币需明确使用场景和储备资产。 申请人需满足最低标准,包括注册资本不低于 2500 万港元、任命驻港 CEO 和稳定币经理,以及实施反洗钱(AML)和反恐融资(CFT)措施。HKMA 已于 5 月 26 日发布两份咨询文件:《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督指引草案》和《反洗钱及反恐融资要求咨询文件》,咨询期至 6 月 30 日结束。

机构竞争白热化:中银香港领衔,多巨头跟进


中银香港的入局并非孤例,而是香港稳定币市场竞争加剧的缩影。渣打银行(香港)于 8 月 8 日宣布,与 Animoca Brands 和 HKT 成立合资公司 Anchorpoint Financial,正式向 HKMA 表达申请兴趣。该合资公司自 2024 年 7 月起参与沙盒测试,旨在发行港元挂钩稳定币,支持 Web3 与传统金融的融合。 蚂蚁集团国际部(Ant International)于 6 月 12 日表示,将通过其海外子公司申请 FRS 发行牌照,目标是全球多地布局,包括新加坡和卢森堡。

此外,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公开表示,希望通过稳定币将跨境支付成本降低 90%,结算时间缩短至 10 秒以内。 甚至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PetroChina)也在 8 月 29 日透露,将评估香港稳定币牌照的可行性,探索人民币挂钩稳定币在能源贸易中的应用,年贸易量近 3 亿吨。 据中国日报报道,逾 40 家机构,包括大型互联网公司、金融巨头和支付处理器,正准备提交申请,预计首批获批者将以中银香港和渣打银行为首。

这一波机构涌入得益于香港的政策红利。金融服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当局目标年内发放牌照,虽数量有限(预计个位数),但将助力香港成为全球数字资产枢纽。 与全球趋势同步,欧盟的 MiCA 法规已于 2024 年生效,美国 GENIUS 法案也在推进中,日本和新加坡亦有类似框架。

市场影响深远: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银香港的稳定币计划预计将对加密市场产生连锁反应。稳定币总市值已达 2320 亿美元,主要用于加密交易和 DeFi。 在香港,监管稳定币可提升交易量,推动代币化资产(如债券和贸易融资)的创新。KPMG 报告指出,香港银行正通过 Project Ensemble 项目探索批发 CBDC 与资产代币化,参与者包括中银香港、汇丰和渣打。 专家预计,此类举措每年可为跨境支付节省数十亿港元费用,并吸引更多 FinTech 人才。

然而,挑战不容忽视。高合规门槛可能抬高中小发行人的成本,OTC 市场(如街头加密兑换店)仍存监管盲区。 中国大陆对稳定币的态度暧昧,8 月曾短暂叫停相关讨论,以防欺诈风险。 此外,储备资产管理需严格隔离客户资产,避免如 2022 年 TerraUSD 崩盘的重演。

展望未来:香港引领亚洲数字金融浪潮


中银香港的申请不仅是单一银行的战略,更是香港乃至亚洲数字经济转型的里程碑。HKMA 总裁余伟文在 6 月 23 日的演讲中强调,稳定币将“解锁金融连通潜力”,助力香港维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随着 9 月 30 日申请截止日的临近,市场目光聚焦首批获批名单。这场“稳定币竞赛”或将重塑全球数字资产格局,推动从美元主导向多币种多元化的转变。

看更多 Web3 资讯......下载 Techub News APP

图片

扫码下载 Techub APP 看更多 Web 资讯

往期推荐


Bitcoin Asia 强调推动数字资产财务和监管领导力


韩国央行计划使用 CBDC 支付 793 亿美元政府补贴

美国 CFTC 允许交易者访问非美国加密货币交易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Techub News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