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z 因何强大,ABCDE 为何关门
2025-04-24 13:24
佐爷歪脖山
2025-04-24 13:24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西方负责概念发行,东方负责项目开发,西方负责资本集中,东方提供流动性。


撰文:佐爷


大航海的高危和丰厚回报催生出现代金融业,股票和公司制皆发源于此时,经由不断的短期投机连缀,横亘数个世纪的长期殖民塑造了如今的世界,被人反复唤起,以英灵之名,促加密生长。


A16Z 因何强大,ABCDE 为何关门


只要一个物种的地理分布足够广阔,就会发生地理变异。


ABCDE 被 BTC L2 赛道伤透了心,累计 3 年投出 4000 万美元,在看不到更高回报面前,直接进入投后阶段(参考往期:加密 VC 的收尾阶段,YZi 都投了什么)。


早在 2023,便已有华人 VC 开始转入二级,或者不募新资,专心扶植已投项目上币安或者 Gate、抹茶,能退出一些就少赔一点,Web3Port 转型是正确的,可惜的是有点贪心了。


永远不赚最后一个铜板,否则会作为情绪焦点成为众矢之的,不过说这句话的李超人也变成末日黄瓜,金钱的诱惑力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A16Z 并不这么想,从绝对的回报率来看,喜欢拉长线的硅谷 VC 可能还不如华人 VC,但 a16z AI 募资 200 亿美元,甚至创业加速营(CSX)起投都是 50 万美元,而整体的 Crypto 基金规模最高超过 76 亿美元。


这已经不是变异,已经融为既有生态甚至未来生态的一部分。


拿到投资,和拿到 a16z 投资是两回事。


如果我们将视角扩大,加密行业开始呈现如下规律:西方负责概念发行,东方负责项目开发,西方负责资本集中,东方提供流动性。


币安等华人所仍旧坐拥做大的流动性,Bitget 也以自营做市业务而闻名,但是为什么从交易所到 VC 各个层面,我们都在逐渐「以国际化」为荣,以华语市场为第二呢?


图片说明:a16z American Dynamism,图片来源:a16z


在交易所、稳定币、甚至于合规层面,我们都在呈现落后的基本面貌,不传播情绪,只分享事实,我们处在历史的转折点。


Web2 已有之,于 Web3 为烈。


在 DeepSeek R1 「外销转进口」之后,自 2018 年开始随中概股逐渐沉寂的传统 VC 开始复苏,但是都要承认,美元 + BVI + VC + 中国市场的概念已经逐步消失。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战投独立和取消,地方政府的产业引导基金更多爱上「硬科技」和本地化,中央层面谋篇布局未来产业,金融国企和央企更注重政策趋势和保值增值。


ABCDE,或者说整个华人 Crypto VC 消退的原因其实不言自明:


1. a16z 可以爱美国和美元,在硅谷投资的企业天然具备世界性,新的全球信息资本主义平台内嵌于基因;

2. 华人 VC 不能直接拥抱华人市场,只能依靠西方光环,以出卖华语市场流动性的角色和同行展开竞争。

在 A&T 解散之后,互联网大厂基本不看 Web3,地方政府、国央企基本只谈链,而甚谈币色变,遑论参与投资和做市,而少数国有、私人金融集团在香港和新加坡的试水,更像是战略性防御的姿态。


美元是一种产品,美国市场是全球市场的前站,a16z 募资门槛低和规模巨大,但是相较于全球市场而言,反而仍存在巨大获利的可能。


a16z 可以失败 1000 次,直到下一个 Meta 或者 Google 出现。


动员或是投机:中文币圈向何处去?


尼安德特人有漂亮的石器,却是愚蠢的工匠。


在西方历史上,金融从来都是一种动员手段,荷兰郁金香和英国南海证券的背后,是荷兰、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无比成功,而坚持王室专营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抢夺美洲白银后,反而失去全世界。


两牙的失败不是没有将白银输送至工业领域,而是缺乏金融和社会参与的意识,某个国王的创新不足以改变国家命运。


一代版本一代神


华人 VC 皆如此,LP 的高要求、快回报不是问题,没有能力满足才是 VC 的问题,a16z 也不解决这个问题,但是 YZi(Prev Binance Labs)的投资偏好是交易类产品,从 DEX 到其他的 CEX 不一而足,包括 FTX 在内。


类似 Arthur Hayes 的家办 Maelstrom 就不怎么在乎市场趋势,而是走出自己的审美偏好,对一切祛魅,同时尊重创新者,事实证明,Ethena Like / Delta Like 产品已经要成为市场主流选择。


创新不会发生在推特流量高地,更多时候是在个人心中,而经过千难万苦的 Founder,需要的是钱还是 Big Name,抑或是关键人物和节点的扶持,不足为外人道也。


Assassins 反抗技术领主


未来并不必然进步,各类平台更大的趋势是成为信息时代的「领主」,以科技和进步之名堵死后来者的路,比如蓝色起源的全女太空旅行团,Vitalik 继转 PoS 之后再提 Risc-V 概念,DAO 和基金会之名都无法阻止事实上的个人发挥影响力。


我们需要新的人,新的创新路径。


技术奇点和奇袭,究竟哪个会先来,Hyperliquid 也许足够精巧,但是对于币安和 USDT,该有的冲击还不够大。


投机不是长期主义


现在的事实,我们的角色是代币倾销地,平白坐拥最庞大的流动性,但是面对西方 VC 、政策和交易所却没有招架之力,因为金钱会足够团结,但是人天生具备私心。


如果某些人以长期主义者闻名,那么请记住 SBF 最喜欢吃素和传播有效利他主义,当然,Movement Labs 已经证明,做特朗普的朋友比这都有用。


投机就是投机,长期主义就是长期主义,投机者永远不会认同长期主义。


比特币面世只有 17 年,持有比特币获利,引导别人持有、交易比特币而获利,和用自己的代币换走你手中的比特币而获利,谁真谁假,一目了然。


长期主义和有效利他主义类似,首先要解决自身如何存续到结果证实的那一天。


结语


收入是一系列的事件,浪潮翻涌,方显英雄本色。


文化传统,就像 TVL 一样,也会成为项目方的负债,债主们只是在等待行权,而靠垃圾条款吸引负债的项目无异于期货死人。


东西方的失衡,就像从洋务运动到比特币的距离,看似遥远和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在开眼看世界中已经定下了命中的因果。


唯一的问题是,我们这一代的加密从业者,能够从本土的流动性市场中,构造出面向全世界的公共物品吗,行商天下,获利其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佐爷歪脖山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