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百倍后闪崩 90%,币安和 OKX 接连回应,“妖币”OM 背后究竟是谁?
2025-04-14 18:01
陀螺财经
2025-04-14 18:01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妖币年年有,今年也不少。

香港大会RWA 叙事唱的风生水起,现实的 RWA 概念币表现却不如人意。就在今日上午,根据 SoSoValue 数据,RWA 板块 24 小时下跌 44.93%,几近腰斩。而究其原因,代币 OM 是罪魁祸首,在今日凌晨,该代币在短短 90 分钟内暴跌了 90%,市值蒸发超 55 亿美元,以一己之力带崩 RWA 板块。有趣的是,就在三小时后,OM 又再度暴涨4倍,目前已回跌,现报 0.69 美元。

要涨即涨,要跌即跌,如此明显的操控行为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热议,不少行业人士认为这是团队恶意砸盘,甚至将其比作Luna 之后的第二大恶性事件。团队与市场各执一词,事情缘由究竟为何?细扒该项目,其背后的团队似乎也并不简单。

要聊OM,先简单介绍下 MANTRA。OM 是 MANTRA 发行的原生代币,该项目的前身为 MANTRA DAO,于 2020 年成立,在成立之初基于波卡建立,专注于质押和借贷,简而言之就是Defi,后摇身一变成为了以 RWA 为核心的 L1 区块链。从 Rootdata 的数据来看,该项目也拥有一众豪华投资方,包括水滴资本、了得资本,就在去年 3 月份,其还完成了由 Shorooq Partners 领投的 1100 万美元融资。RWA 业务进展也颇为良好,MANTRA 在今年 1 月与阿联酋地产开发商 Damac Group 签订协议,计划在今年将价值至少 10 亿美元的 DAMAC 集团的资产代币化。先不论项目发展如何,至少运营始终持续,对一个代币而言,能存在 5 年已然是有些来头,OM 还接连上过 OKX 与币安,也能间接说明其背后团队实力不俗。

就是这样一个代币,在今日凌晨,上演了极限插针。时间回到北京时间今日凌晨01:20 至 02:20,当时OM下跌了约10%,并未引起市场注意,但就在之后 80 分钟内,OM 突然从6.3 美元跌至 0.37 美元,市值蒸发超过 90%,蒸发超过 55 亿美元。而这一剧烈的波动,直接导致 12 小时内的 OM 清算金额达到了 6697 万美元,瞬间引发市场关注,一时间,团队砸盘、场外交易等各类猜测不绝于耳。

舆论逐渐发酵,但直到凌晨04:51,MANTRA 的 X 账户才姗姗来迟的给出回应,其表示此次下跌是由于不理性清算引发的,和项目本身无关,并强调不是团队所为。联合创始人John Patrick Mullin也回应有大型OM 投资者在 CEX 遭大规模强制清算,并表示正在处理。随后,MANTRA 在官方博客中也再度对此进行了回应,却是将矛头指向了中心化交易所,其表示已经确定 OM 市场的波动是由中心化交易所对 OM 账户持有者发起的鲁莽强制平仓所引发的。崩盘的时间和深度表明,账户头寸被非常突然地关闭,且没有给予足够的警告或通知。这种情况发生在亚洲时间凌晨流动性较低的时段,这至少说明中心化交易所存在一定程度的疏忽,或者可能是故意进行的市场操纵,并强调了并非团队抛售。

锅既然来了,CZ 也出面回应,向投资者建议“不要追逐叙事。坚持基本原则、有用户、有收入、有利润的项目”。随后 CZ 也表示,“中心化交易所(CEX)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不应该有上市流程。它们应该提供对全球所有代币的访问。交易者自行决定他们想要交易什么。”

CZ 的回应无疑将舆论推向了高峰,针对项目的爆料也正式开始。实际上,从地址追踪来看,该笔大额抛售似乎有迹可循。早在 3 月 20 日,就有多位用户爆料称 OM 已经完成了几笔折扣 50% 或以上的场外交易,存在集中砸盘风险。据 Lookonchain 监测,在 OM 价格跳水前,自 4 月 7 日以来,至少 17 个钱包向交易所存入了 4360 万枚 OM,价值约 2.27 亿美元。Arkham 监测显示,这些地址中有 2 个与 Laser Digital 有关。而就在 4 月 7 日,Mantra 还宣布推出 1.08 亿美元生态基金,Laser Digital 赫然在基金支持者首列。

而在此前,就已有行业人士爆料MANTRA 团队掌握 OM 代币 90% 的供应量,加密分析师 Mosi 就曾提到,OM TVL 仅有 400 万美元不到,却拥有超过 100 亿美元 FDV,核心就是团队通过掌握 OM 的流通量进行价格操纵。更为可笑的是,这些代币全部集中在单一钱包,MANTRA 团队在钱包中持有 92M OM,即 90% 的供应量。而根据其的分析,OM 的真实流通量最多在 1.88 亿枚左右。

也有人士指出,MANTRA 频繁变换空投规则也是不希望真实流通量增大从而导致价格下跌。去年 11 月,该项目曾宣布空投,但在后续频繁更改规则,将原本的 3 个月悬崖期改为 1 个与,解锁从 9 个月增大到 11 月,甚至将上线解锁 20% 改为 10% 首期解锁、其他归属三年,引来社区强烈不满。

实际上,若深扒该项目团队,黑历史可谓不少。援引吴说区块链的报道,在20 年上线之初,该项目就槽点颇多。打着波卡首个 Defi 项目的名号,自称全员海外人士的MantraDAO,从建立之初,瞄准的就是华人交易所,OM 率先从 Bitmax、Gate 起家,后续上线 OKX、币安,却始终未能登录海外大型交易所。更为搞笑的是,在其官网挂出的战略合作伙伴中,有一众海外知名项目,当时 FTX 还回应称与 MantraDAO 没有任何的合作关系,是其擅自将公司 logo 挂在合作界面。

而该项目最初的核心创始人之一,名为Calvin Ng,自称马来西亚人,在自我介绍中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位连续创业者,并表示曾担任中信泰富和中信 1616 副总裁,管理着一个名为 PlutusVC 的 2 亿美元区块链和创新基金。但后续,媒体曝出自我介绍均不属实,此前其曾担任的是一家线上博彩网站 21Pink 的创始人。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MantraDAO 创始团队与 2018 年的归零项目 Penta 模式高度相似,都打着“波卡大使、全海外团队、大叙事”的旗号,只是 MantraDAO 还加入了国人地推模式,利用当时国人对海外人士的盲目信任推广资本盘收割。吴说同时爆料,MantraDAO 的 CEO John Patrick Mullin 过去是小蚁币的一名软文写手,曾经参与了归零币 TIO 和跑路交易所 Trade.io。该团队在MantraDAO 之后,还在 OKX 上线过另一项目 Rio DeFi,现在又换壳成为了 RWA 概念,足以看出,CEO 已然是币圈“老演员”。

此言并非空穴来风。从价格走势而言,OM 强庄控盘的性质已然十分明显,2023 年,该项目 FDV 还不到 2000 万美元,短短一年间,其就上涨 200 倍跃升为数十亿的项目,还聚焦于最热的 RWA 领域,甚至成为了 2024 年币安涨幅最高的币种。

网络有痕迹,黑历史也难以掩盖,更多的爆料还在路上。HashKey Capital 成员 Rui 与 ArkStream Capital 创始合伙人 Ye SuX 爆料表示MANTRA 是一个“地推OTC”,场外盘规模达 5 亿美元,采用“新的OTC 代币接老的OTC 抛盘”的模式循环运作,直到最后解锁的筹码“OTC 不动”爆掉。两者还同时提到了原团队与中东资本关系匪浅,Ye Su还提到OM 有换团队的操作。

目前,上线OM 代币的币安与 OKX 均作出了回应。徐明星发文表示“这对整个加密货币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重大丑闻。所有链上解锁和充值数据都已公开,所有主流交易所的抵押品和清算数据都可能被调查。OKX 将准备好所有报告。”

币安也提到“自今年 1 月起,币安就在其现货交易页面针对 OM 代币弹出警告,告知用户该代币的代币经济学发生了重大变化,供应量有所增加。币安将继续密切监控该情况,并持续采取适当措施。”

交易所的公关堪称迅速,但更令人疑惑的是,如此劣迹斑斑的项目还可接连乘上2 艘头部交易所的大船以获取流量,甚至在长达 4 年的时间交易所也未有任何觉察,项目尽调无疑存在重要缺陷,在上币过程中是否存在贪腐,也值得怀疑。而 CZ 的回应,也引发了市场的不满,不少行业人士认为 CZ 表达的不应设置上币流程,是不负责任的推诿。

但遗憾的是,在当前的市场,该种代币不是第一个,也并非最后一个。市场上多数人士甚至更青睐强庄控盘的币种,一是强庄控盘币的周期相对较长;二是存在强庄拉涨期,可分一杯羹;三是强庄背景雄厚,更易与头部交易所、机构达成利益合作,延长叙事。当然,强庄带来的风险显而易见,主导权完全不在用户手中,节奏全由项目方所把控,从今日OM 稍有不慎就重挫 90% 来看,已可窥见一斑,拉长时间,投资者只能沦为一把把鲜嫩的韭菜。

市场发展到如今,资源派与技术派、币价派与采用派正呈现出泾渭分明的态势。在频繁举办的大会上,多数项目方所担心的也是为何“在做事”也在运营,币价却迟迟不涨,相比于打磨产品与技术,币价成为了第一要义,毕竟 Vitalik 引领的以太坊珠玉在前,其他项目方更是不敢造次。但幸运的是,也有少数项目方表示,熊市会更为积极的做实际有需求、可持续发展的产品。

诚然,行业现状并不好看,以至于到现阶段来讨论强庄或是割与不割,已经散失了语义的合理性,在PVP 日益可见的圈内,交易或许就基于“割”这一字眼上,割与不割的艺术,体现在赚钱的主体之上。但 Web3 或许已被证伪,加密金融也仍在路上,只要还有一批人在研究技术、研究需求、研究应用,即便最后只有一小部分,也足以撑起整个市场。

发展到最后,币价与采用之间,是生与死的竞争还是黑与白的共存,或许各位看客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参考资料:

https://mp.weixin.qq.com/s/NOK0padS05P2IH4NxWMI3A

https://mp.weixin.qq.com/s/aGAXWLGKf8mFL8A3GYfHwQ


图片


陀螺财经的联系方式
商务合作|投稿:
小黄(微信号 18925291949)
推荐阅读
图片
图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陀螺财经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