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就是买项目
2025-04-14 20:35
道说区块链
2025-04-14 20:35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巴菲特老先生总是强调“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段永平在雪球问答录中把这个观点进一步进行了阐述。而黎大卫则在他的书中从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在我看来这个观点不仅适用于股票投资,而且同样应该适用于代币投资。当我把这个逻辑用到代币投资时就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在分析如何将这个逻辑用于代币投资之前,还是有必要先和大家分享一下什么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


当投资者想投资一个公司的股票时,他就应该想象成如果他有足够多的钱,他想不想把整个公司的股票都买下来,然后把这个公司从公开市场摘牌,并且把买回的股票统统销毁。


如果他想,那么他就可以买入这个公司的股票了;如果他不想,那他就不要买入这个公司的股票。


从这个逻辑去思考,我们就能很清楚地看到从投资的角度到底什么才是决定一个公司的真正价值。


决定其真正价值的有且仅有一个:从今以后这个公司未来所能产生的所有自由现金流的累加就是这个公司的内在价值。


一个上市公司现在的总市值是 1 亿美元,假如它未来每年能产生的自由现金流是 1000 万美元,那么如果投资者用 1 亿美元买下这个公司,注销其股票,不再卖出,那么 10 年后本金就能收回,从第 11 年开始就能妥妥的白挣钱了。


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投资者要考虑的问题就非常细致了:


这个公司能不能维持未来每年起码挣 1000 万美元?


假如这个公司碰到问题能不能及时扭转?


这个公司能不能保证起码再活过 10 年?


这个公司的业务有没有护城河?


这个公司的领导层妥不妥?


......


所有这些问题被巴菲特老先生归结起来就是考察两点:


公司的商业模式如何?


公司的企业文化如何?


公司的商业模式如果好,就能有足够强大的护城河,能够产生稳定、丰厚的收益,起码每年挣 1000 万美元,甚至更多。


公司的企业文化好,碰到问题就能及时解决,在竞争中就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 不要说再活过 10 年,再活过 100 年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这些条件都满足,未来每年起码挣 1000 万美元就不是问题了,再活过 10 年就更不是问题了。


这个时候,买这家公司的股票就相当于买了一个每年净收益 10% 的稳定收益资产。


如果这些条件不满足,那这个公司的价值就不好判断,就存疑。


这个逻辑不仅可以用来判断公司的内在价值,同样也可以用来屏蔽 90% 以上毫无意义的噪音信息。


假如我买下了这家公司,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屏蔽一堆看似耸动实则意义有限的噪音信息。


一家华尔街并购公司给同行业另一家公司开出了一个收购价,价格好低。


这和我的公司有什么关系?我公司的业务没有出问题,我公司的经营仍然稳健,我未来依然每年能挣 1000 万美元,我管他华尔街给我的同行什么价格?


今天早上华尔街崩盘了,标普 500 指数暴跌 10 个点。


这和我的公司有什么关系?股市的波动丝毫没有影响我的业务,也没有影响我的客户,我未来依然每年能挣 1000 万美元,我管它股市波动干什么?


明天美联储要降息了,华尔街闻风而动,市场风云诡异。


美联储降息和我公司的经营有关系吗?会影响我公司接下来每年 1000 万美元的收益吗?或许有,但这类宏观影响经过层层传导,真正传递到公司的具体业务上,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对这个宏观消息,我同样可以不予理睬。


用这个逻辑来思考,同行股价的波动、华尔街的崩盘、美联储的降息......对真正从价值投资角度购买股票的投资者来说几乎都可以看作是噪音而不予理睬。


但我们仔细想想,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手中持有股票的人不被这些消息搅动得心烦意乱、坐立不安?


为什么?


因为绝大部分所谓的股票投资者都是股票投机者。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老先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他的言论中说,他不太关注宏观、他不会预测经济、他不在意股票价格的波动。


不过,如果在这个时候,有人出价 20 亿美元想买我这个公司,这个时候我再仔细审查一下公司,觉得无论如何,就算它再活 100 年都挣不到 20 亿这么多,那这个时候我当然就毫不犹豫地把公司卖掉了。


这就是当公司的市场价格大大高于内在价值时,我就会把手中的股票给卖掉的原因。


同样的道理,本来我打算用 1 亿美元买这个公司的,结果今天华尔街突然告诉我,公司的价格崩盘了,现在只用 5000 万美元就能买到。这个时候我怎么会沮丧,我应该欣喜若狂才对。


这就是当投资者真正理解了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时,市场崩盘,价格越低,他应该越高兴才对。


但是,当我准备买这个公司时,公司所在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计划经济将是公司未来的生存环境,公司未来的生产、定价、销售都由国家计划来安排。这个时候,我就必须重新审视购买的决定了。


再比如,当我准备买下公司时,公司所在的地区突然隔三岔五的出台干扰经营的法令,而这些法令的出台毫无程序、毫不透明、毫无理由,并且面对这些法令,我无处提告、也不可能告赢,这个时候,我也必须重新审视购买的决定。


这就是巴菲特老先生投资美股的信仰支柱:市场经济和法制。这要这两者还在,他就相信奇迹还会产生。


接下来,我就用这个逻辑来分析一下加密生态的代币和一些典型的公司。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道说区块链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