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钱商》
2012 年,一个名为萨斯比的初创公司正在寻找他自己的位置。在一个已经挤满了巨头的市场中,它显得毫不起眼:没有付费用户,也没有明确的技术优势。它的竞争者中,有微软支持的 Skype、思科旗下的 WebEx,以及刚刚兴起的 Google 环聊。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毫无胜算”的初创公司,吸引了高通创投的三位投资人。他们面对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说服公司向这家连付费用户都没有的小企业投资 50 万美金?最终,他们的坚持不仅帮助萨斯比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还揭示了风险投资真正的魅力——不仅仅是押注一家企业的未来,更是一种能够驾驭风险的思维模式。
这家公司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 Zoom,而这背后体现的正是《钱商》所探讨的核心理念:风投不仅是在寻找项目,更是在塑造未来。识别不确定中的潜力、在失败中发现契机,风投式思维可以赋予每个人改变世界的能力。
#01
从不被看好到改变世界
时间回到 2012 年 11 月,三位风险投资者——萨钦·德什潘德、帕特里克·埃根和纳格拉吉·卡什亚普——需要做出一项决定:他们是否应该向一家名为萨斯比的小型初创公司投资 50 万美元。
萨斯比英文写作 Saasbee,是由 SaaS 和 bee 这两个单词组合而成的。在英文中,SaaS 是“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缩写,bee 则表示勤劳的蜜蜂。萨斯比宣称,它将彻底改变人们在移动互联时代进行视频会议的方式。
2012 年,视频通信领域的竞争已经异常激烈。电信巨头思科的子公司网讯(WebEx)已拥有数百万注册用户,Skype(讯佳普)在前一年被微软收购。谷歌正在努力改进 Google Plus 的环聊功能,高清视频会议软件 GoToMeeting 也在近期对用户容量进行了扩展。还有一众新近成立的初创企业,也在竞相分食这块业务蛋糕。
但截至 2012 年 11 月,萨斯比还没有一个付费用户。
为了更深入了解这家企业,卡什亚普向他的同事萨钦·德什潘德求助。德什潘德曾与人共同创立过一家类似于 TikTok 的视频公司,他对视频行业非常感兴趣,并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这一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领域。
德什潘德说:“在与创始人通了一次电话之后,我就爱上了这家公司。”两天之后,他飞到旧金山湾区同创始人会面。视频当时是最难在手机运行的应用程序。凭借在视频领域的经验,德什潘德发现萨斯比确实不同于一般的竞争对手:它视频流非常清晰,没有任何中断或延迟,质量与在笔记本电脑上毫无二致。他对卡什亚普说:“这是一家与众不同的企业,我们必须向萨斯比投资 500 万美元。德什潘德的同事帕特里克·埃根也参与了进来。埃根是名文科生,本对金融一窍不通,后来他加入了伦敦的一家大型投资银行,每周长达 100 小时的工作让他得到了深度锤炼。之后他返回学校攻读 MBA 学位。萨斯比创始人对打造卓越产品的执着态度给埃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旧金山市中心市场南区的菲尔兹咖啡店见过第二次面之后,埃根认为这位萨斯比的创始人也是一位相当出色的推销员。现在三个人都在推动他们所在的高通创投成为萨斯比的领投方,但团队的其他成员都对这个项目缺乏兴趣,对萨斯比的未来充满了质疑。他们看到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危险信号:视频会议赛道本身已经很拥挤,而且萨斯比所瞄准的小企业群体是一个非常难切入的市场,萨斯比和其他竞争者的技术差异也不明显。答案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有私人司机,你会很容易低估优步的潜力。高通创投的办公室装有昂贵的思科网真会议系统,并配有高速网络,投资人们也很容易忽视萨斯比在中小企业市场的潜力。要不是因为高通创投在运营中的一项独特之处,这个故事到此可能已经进入了曲终人散的尾声。2010 年,针对那些规模较小、风险往往更高的投资项目,高通成立了一只早期基金。这只基金最核心的特点是可以绕开烦琐的官僚主义,快速进行小规模的投资。埃根领导着这只早期基金,可以拿出最高 50 万美元来独立进行投资。当然,如果他投资的项目失败,这种自由裁决权也意味着他需要承担更多责任。2012 年末,在接受高通创投的资金之前,创始人袁征将萨斯比更名为 Zoom。2019 年,Zoom 以超过 90 亿美元的估值上市,得益于上述三位敏锐投资者的努力,高通占据了该公司 2% 的股份。2020 年,Zoom 的市值一度超过 1500 亿美元。这是高通创投迄今为止投资回报最高的一笔投资,不仅如此,它还促成了全球数亿人日常生活的变革。你可能就是被改变的人之一。作为一家预算和人力都极为有限的初创企业,Zoom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过去 50 年颠覆全球行业传统的许多公司一样,Zoom 的成功依赖于它的融资方式——风险投资。为什么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总是层出不穷?原因就在于此。在目前美国最大的 300 家上市公司中,有 1/5 的公司是在风险投资者的推动下建立的。自 1970 年代以来成立的每 100 家上市公司中,有 50 家得到了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若以市值来衡量,风险投资所支持公司的市值,占到了股市总市值的 3/4。2016 年 7 月 29 日,随着脸书总市值超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美股上市公司市值的前五名完全由风投所支持的企业占据,这五家企业分别是苹果、微软、谷歌(现在的 Alphabet)、亚马逊和脸书(现已更名为 Meta)许多人认为,风投的工作就是从数百甚至数千家竞逐资金的初创公司中选出它们认为最有前途的初创公司,但这仅仅是风投工作的开始。一旦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了一家企业,它们会积极介入这家企业的成长,并尽力帮助这些羽翼未丰的企业获得成功。在高通创投投资了 Zoom 之后,萨钦·德什潘德便加入了 Zoom 的董事会。事实上,在一家初创公司中投资最多的风险投资公司,几乎总是会以获得董事会席位作为投资条件之一。它们会继续在这些公司的生命周期中扮演十分积极的角色。许多风投还会不断招徕其他投资者,为初创企业获取更多推动增长的资本。成功的风险投资者和成功的企业创新者之间存在着诸多共同点。很多企业创新者都获得过风险投资公司的支持。他们大致遵循一套固定的思维模式——风投式思维。成功的企业创新者也都在使用这种思维模式,而不成功的创新者则往往反其道而行之。Zoom 的发展是风投式思维的胜利。从早期投资者对创始团队和技术潜力的坚定信任,到一次次大胆的决策与风险承担,Zoom 体现了风投行业最核心的思维——识别并抓住巨大的成长机会。风投式思维不仅仅是一种投资理念,更是一种应对快速变化和高度不确定性的决策模式。这种思维方式教会我们如何通过多角度的思考迎接失败、管理风险,并最终获得成功。在成为全球领先的企业之后,袁征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成立 Zoom 自己的风险投资基金,拿出 1 亿美元去投资初创公司。他的投资者在决定支持 Zoom 时应用了这些原则,而他作为领导者,也同样沿用了这些思维方式。已经是亿万富翁的袁征,仍然会拉出一张临时办公桌,坐在工程师团队旁边,与他们一起深入探讨新项目。他和团队中的每个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员工,而是致力于将 Zoom 发展成更加庞大、更加有价值的企业的合伙人。在许多商业环境中,一次失败可能就会摧毁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风险投资者始终认为失败是一种主动选择。事实上,许多风险投资者坦言,他们的最大担忧是失败次数还不够多。对于他们来说,失败不仅仅是一个选项,它是前进中的必要一环。在风投的世界里,三振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击中本垒打。大多数风险投资项目注定会以失败告终,而是否能成为成功的风险投资者,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识别和抓住那些极具潜力的项目。回顾 Zoom 的崛起,正是这种思维推动了它的成功。正如许多风险投资者所言,他们更愿意押注那些具有远见卓识的团队,而不仅仅是追求一流创意的团队。埃根和他的投资团队并没有满足于在办公室等待机会,而是主动出击,走进咖啡馆,亲自与 Zoom 的创始人袁征会面。这种打破传统界限、主动寻找机会的风投思维,正是推动 Zoom 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风投行业本身充满了拒绝与筛选,投资人说“不”的次数远超想象。但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无数次拒绝之后,精确地识别出合适的投资对象,最终才会在关键时刻说出那句“是”。对于风险投资者而言,真正的挑战并不是拒绝,而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项目中,找到那个“值得押注”的本垒打。你对节选内容的看法是什么?留言 + 关注下方「硅兔君」公众号,并转发本篇文章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