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笔者刷 Web3 新闻的时候,看到这则灰度的快讯。出于好奇,顺藤摸瓜,笔者摸进了灰度的推特和官网,乍一看还以为是灰度准备为本次加密资产全球大热潮树立行业标准,结果进去一看:哦,原来是自己加密资产投资部,在 2023 年搞得一个“内部分类”,只不过最近在推特重新发了一遍而已。
好好好,里面到底怎么设定的呢?笔者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分享一下:
1.加密货币,嗯,就是大家平时在那些加密交易平台玩的那些;
2.智能合约平台,灰度的意思是支持智能合约的区块链,重点不是智能合约,而是平台:)
3.财务,可以见到粗暴认为是 DeFi;
4.消费者与文化,灰度举得例子,都是一些 NFT 和 GameFi,即使他提到了治理代币,也是这类社区的;
5.公共事业和服务,灰度提到了预言机、流动性质押协议、去中心化解决方案(比如 DePIN)以及钱包、桥、支付等等。
这么扫一眼,似乎没太大毛病;但你品你细品,就会有点子奇怪。就笔者个人来说,粗扫下来就想首先提 3 个问题:
Q1:有部分加密货币也是治理代币,这种如何划分?
Q2:为什么要把 DeFi 属性的流动性质押协议放在公共事业和服务?
Q3:消费者与文化,是否包含更多类别,比如 MEME,然后又会出现下一个问题,MEMECoin 也是货币。
不过,总的来说,笔者从这份报告里面看到可一个传统金融机构试图基于自己的既有经验来融入 Web3 这个新生生态的路径,即将这些新事物纳入已有的认知框架——在 Web2 中,货币和产品是分开的,金融和产品也是分开的,而在 Web3 中,这些都融合在了一起。
这样做,其实也有好处,在于通过这样的分类,可以让更多传统投资者或者不了解 Web3 的人初步且快速理解,因为在原有的认知中有这么个东西。不管怎么说,如果是面向传统金融,灰度的这种分类应该是成功的,但如果他试图改变原生 Web3,那可能首选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即界定的标准。
那如果你问笔者,应该怎么分类呢?笔者给你的建议是:
1. 如果是初入这个圈子,最简单的分类大概是,基础设施(所有技术开发类的);加密货币(Coin + NFT);应用(一切你可以使用的 dApp)
2. 想要更融入,那就按原生赛道的细分,去看看 Coinmarketcap、Coinkego 这类平台上的分类,他们有清晰的界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